返回 02-24 读报
吹响激昂嘹亮的“生态冲锋号”
2014-02-24 B2版 区域·东港
本报通讯员 万维

2014年是市、区的“生态建设年”。东港区将坚持生态优先,聚力推进产业、环境、文化、民生、社会治理等“五个生态化”,切实提高加快建设“三个东港”的质量效益。

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%,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1.3个百分点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%,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各增长12%,城市、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0%、100%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、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00%、40.7%,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.7%……

该区明确提出了2014年全区经济类发展预期目标和质态类、民生类、约束类指标,吹响了激昂嘹亮的“生态冲锋号”。

关键词:推进“产业生态化”,加快构建具有东港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

2014年,该区将加快山海路西延三庄至莒县段、613省道东港段等重点道路建设,抓好青日连铁路、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配合服务,继续全力服务日照机场项目建设,规划建设空港产业园、仓储物流园,为全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。按照“大高新区”理念,扎实推进香店河区域提升改造,加大高新区西区和北区基础设施投入,推动高新区由单一型工业园区向综合型产业新城转变。

该区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“生命线”和转型升级的“支撑点”,以现代服务业、新型工业、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,锁定世界500强、行业50强以及“国字头”“中字头”企业,力争全年招引5000万元项目30个以上,到位资金突破40亿元。不断加快结构调整。投资1.9亿元开工节水灌溉、中低产田改造等水利工程287项。年内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4家、达到30家,力争5家以上企业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。以“一个商业区、两个商务区”为载体,推进华润城市综合体、天德海景城等项目,推动服务业大发展。年内实施荣信酶等重点技改项目 80个,新增市级以上技术中心4家,“一企一技术”研发中心20家。

关键词:推进“环境生态化”,努力打造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

对新上项目,实行等量或者减量替代,对污染环境、破坏生态的行为严格执行“零容忍”查处制度。建设新型城镇,提升生活品质。继续抓好“一城六镇”布局优化和建设,完善海曲新城学校、医院以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配套,启动12个村居(片区)拆迁改造,加快10个片区居民安置楼建设,突出抓好河山、南湖全国重点镇、市级示范镇规划建设,做好山海西路片区等重点项目规划以及龙门崮风景区、花仙子婚庆基地等旅游规划,抓好三庄滨河新村、陈疃镇驻地集中居住区等项目建设。

以“生态文明行动”“乡政工程”为抓手,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、日照水库周边禽畜养殖污染等重点部位治理,抓好 1.5万亩片林营造、9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,年内打造“五化”亮点村庄100个。

关键词:推进“文化生态化”,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

以创建“四德工程”示范市为抓手,扎实开展“德润港城·善行日照”和“道德讲堂”“身边的好人”评选等活动,营造向善向美的社会新风尚。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“项目化、网格化”工作机制。围绕打造“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”,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、农村电影放映、农家书屋建设等项目,抓好“东港之韵”文化节、“一社一品”社区文化品牌培育等活动,年内提升建设文化大院 30个、农村文明社区60个,组织送戏下乡和广场文体演出200场。提升文化竞争力,加快日照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市场建设,规划建设黑陶、农民画文化展览馆,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和乡村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,办好蓝莓文化节、草莓采摘节、赏花节等节庆品牌。

关键词:推进“民生生态化”,以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提升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

抓好“基本民生”。不断增加教育、卫生、养老等社会事业投入,投资3.4亿元续建、新建日照实验高中(西校区)、河山镇“三校合一”等项目16个,加快推进东港区中医医院、区医院急救中心等改扩建项目,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 10个、农村幸福院16个,中心敬老院2处。保障“底线民生”,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“五保”供养制度,巩固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“新农合”“新农保”覆盖面,加大残疾人等群体社会救助力度。关注“热点民生”,认真落实粮食直补、良种补贴等政策,不断增加群众政策性、财产性、经营性收入,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年内开展“阳光培训”4900人次,发放创业助推工程贴息担保贷款3000万元。

关键词:推进“社会治理生态化”,保障人民安居乐业、社会安定有序

对事关东港长远发展的重要规划、重要部署和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,充分运用专家咨询论证、风险评估、网络问政等手段,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。

完善治理手段。围绕提供“分配公平、供给充足、优质高效”的政府产品,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,加快实现生产要素、人才资源、公共服务、群众利益“四个均等化”,形成运转高效、职责明晰、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。深化“全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”试点,制定实施《法治东港建设纲要》,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、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。继续抓好“平安东港”建设,以网络化管理、社会化服务为方向,加快全区社会治理信息指挥平台建设,扎实推进“天网工程”、户房一体化、公安社区“六进”等工作,确保全区社会持续和谐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