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03-29 读报
对一种精神的怀念
2014-03-29 B3版 海曲·文苑
马先吉

赵忠超是原五莲县委书记,已去世多年,但我作为当时的县委机关做专职报道工作人员,对赵忠超那段工作情况和事迹了解报道较多。几十年过去了,这些事至今还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

实干

赵忠超39岁那年——— 1970年6月来五莲。1971年7月下旬的一天,下午3点多钟,赵忠超走进报道组办公室,迎面对我说,老马,你手头上有没有要急办的事?我回答说没有。赵忠超接着说,那你和我一块到中至罗圈流域走走。我带上笔记本就跟赵忠超步行向灵公山方向走去。路窄、坡陡、烈日晒,气温很高,赵忠超身胖体重,举步维艰,直冒汗。我很着急,劝他住住歇歇。赵忠超说,没事,不要着急,慢慢走。

爬上灵公山的前怀,走到罗圈大队所属的坡古老生产队,一看有二三十户人家全住在岭坡上,沟底下原来的宅基地整成了坝头地,庄稼长得绿油油的,很茂盛,叫人喜爱。赵忠超看了很高兴,说,咱不走了,进庄问问社员,找干部了解了解,对搬庄造地他们是怎么想、怎么搞的,有多大好处。5点多钟,找到了生产队长冯志文,赵忠超与他进行了初步交谈。晚上,在冯志文家吃的饭,队里没有办公室,就在老冯家的院子里开了有大队干部参加的党员社员座谈会。赵忠超说明了开座谈会要了解的中心议题。干部先发言,社员紧跟上,讲得很集中,都说俺这里山高、岭薄、石头多,很缺有土的好地,有点好地叫房子压着,不合算,搬房子造地是老少爷们同意的。从 1968年开始,靠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,用了三年时间,将沟底下十来个住户的房子,通过拆旧建新,倒出宅基地盘,闸沟造地,建成十多亩高产稳产田,一年小麦、玉米两作,亩产粮食达到1500多斤,细粮多了,吃瓜干少了,人均吃小麦由十来斤增加到一百多斤,社员们非常满意。赵忠超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,这就叫因地制宜,从实际出发,薄地建房子,好地种庄稼,办法好,路子对,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,要向你们学习。

座谈会散了,晚上住宿,就睡在老冯的火炕上,炕前点着驱蚊山草火绳,火烧火燎真难熬,赵书记累乏了,打着呼噜早睡了。第二天还是在冯志文家吃早饭,按规定付了饭钱,告别就走,老冯送赵忠超送到庄头。这次调查很有成效,不久,就把坡古老村的办法推广介绍到全县,对增产粮食,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民生

赵忠超带头尊老敬老,下乡出发,走到哪里,不管工作多忙,总忘不了挤点时间,看望老人。每到老人家里,与老人围坐在一起,亲切拉家长里短,问寒问暖,像回到自己的家看望自己的老人一样,亲热知心,与若干老人结下了深厚友谊。许孟公社大茅庄生产队党总支书记、华东劳模郭公奎,是赵忠超不断登门看望的老劳模。老郭对赵忠超感情很深,赵忠超离开五莲后,我每次见他,他总忘不了问问赵忠超身体怎么样,工作有没有变动,常住在哪里,总是嘱咐我见到赵忠超别忘了代他问好。

作风

赵忠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工作中的难处很同情、很理解,遇上急、重任务,从不要求过高、过急,总是亲切关怀、热情鼓励、耐心指导,使人深受感动,除了怕完不成工作任务,再也不能想别的。1975年五莲率先建成大寨县,大众日报遵照省委安排,叫赵忠超写篇署名文章,在报纸上发表,介绍学大寨的经验。文章的起草任务,几经商量,落到了我身上,我压力很大,深感能力不行,怕完不成任务、误事。赵忠超看透了我的心思,充满信任地鼓励我,使我增强了信心,鼓起了勇气,起稿反复修改多次、多遍,历经四十多天。这期间,大众日报主管编辑调度审稿两次,每次我都找赵忠超当面汇报,请他审稿。他都说,稿子写得有进步,有起色,一稿比一稿强,完成任务没问题。终于,赵忠超的希望变成了现实,稿子按要求写成了,一篇5000余字的署名文章,按时送到大众日报,在重要位置发表。赵忠超很高兴,报社相关领导和编辑同志也给予好评。

赵忠超在生活作风方面,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,真正达到了“两袖清风,一尘不染”的高度。我听事务局管生活的同志说过,赵忠超刚搬家来五莲不久,有一次,县食品公司来机关伙房供应猪肉,按规定应该排队挨号买,伙房的同志割了一块肉送到赵忠超家,尽管照样收了钱,但是赵忠超知道后,也给予严肃批评。从此再也不敢去送了,食品公司再来供应肉,赵忠超的家人和同志们一样,排队挨号买。

赵忠超对自己严格要求,保持一贯。多少年,不管何时何地都一样。1983年底,我调到潍坊市纪委研究室工作,开始两年没搬家,有时回家看看,临走前去看看赵忠超,问问我回五莲有没有事要代办。有一次,赵忠超说,“我有高血压,医生说,不敢吃动物油,叫吃植物油,花生油市场上买不到,你回五莲捎点来。”说着说着就把钱和油桶放在我跟前。我说不用捎这个,这点事我就办了。但是赵忠超坚决不同意,认真地说:“老马,你人口比我多,工资比我低,你能垫得起?你不拿钱和油桶,我就不叫你办了。”我只好照赵忠超的意思办,我回来送油,并附上交费单据,赵忠超很高兴。